小哥出品,必属精品。
1945年5月,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德国战败收场,那么,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武器的德国为什么会败?这些武器中部分武器领先当时的其他国家三十年以上,德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呢?
答案有很多,但是最重要的一个,就是石油。
希特勒战前石油储备。
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,充分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,因此,德国和罗马尼亚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,德国本国煤炭资源丰富,但是石油资源匮乏,因此,罗马尼亚为德国提供了近94%的石油。
而德国其他的石油,则通过进口其他国家石油和本国的少量油田提供。
所以,在希特勒发动大战之前,德国储存的石油,从罗马尼亚和苏联进口的石油,这部分有大约500万吨,而德国也通过煤制油,存储了大约250万吨,占领波兰之后,德国通过“闪电战”,迅速占领丹麦,挪威,法国等地,掠夺了800多万吨石油,而当时英国控制伊拉克和非洲地区,石油年产量有1000多万吨,苏联石油年产量2000多万吨。
因此,希特勒发动“德苏大战”之前,石油储备最多是1500~2000万吨之间。
苏德合约。
1939年8月23日,德苏在莫斯科签订了《德苏互不侵犯条约》,德国得到苏联的中立态度后,全力发动对波兰的侵略战争。
1939年9月1日4时45分, 德国军队大举越过波兰国境, 分北、西、南三路进逼华沙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。
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里面,同时包含了一项《秘密附属议定书》,在这个议定书里面,德国承认了苏联在欧洲东南部的势力范围,此范围德国要支持苏联,并且不能随意插手。
苏德战争的经过。
1940年4月24日,苏联在未通知德国的情况下,对罗马尼亚下了最后通碟,要求罗马尼亚在24小时内,归还“比萨拉比亚”,同时割让“北布科维纳”。
罗马尼亚屈服了,苏联迅速派遣空军和陆军占领了比萨拉比亚,这让希特勒非常恼火。
1940年7月29日, 希特勒曾对他推行侵略政策的最亲密的顾问之一约德尔说, 如果俄国占领罗马尼亚油田, 那就有可能不得不同俄国作战。希特勒极需罗马尼亚的石油, 于是积极扶持反苏的安东尼斯库上台, 在罗马尼亚建立亲德的军事独裁制度。
德国包围苏联 。
1940年10月, 德军进驻罗马尼亚后, 苏联的黑海出口受到严重威胁。匈牙利、罗马尼亚、斯洛伐克、保加利亚, 相继加人德、意、日军事同盟, 大大加强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南翼力量。至于西班牙、瑞典、土耳其等国, 形式上虽然保持中立, 但实际上都站在亲德反苏的立场上。总之, 法西斯德国在人侵苏联前夕已形成了很有利的战略态势。波兰灭亡后, 德苏之间的、“缓冲地带”业已消失。被德军占领的那部分波兰领土, 成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军队集结地区。德国占领丹麦、挪威后, 不仅改善了对西欧作战的战略态势, 同时也有了东侵苏联的跳板。荷、比、卢、法投降, 英国退守英伦三岛, 使希特勒基本上消除了东进的后顾之忧。至1941年4月初法西斯占领了希腊等巴尔干国家后, 最后完成了对苏联西部月牙形的包围。
苏德战争爆发。
1941年3月,德国战时经济与军备部联合向希特勒发出报告,德国石油储备将在10月份耗尽。希特勒紧急召开高层会议,会议最后决定,想要解决这个严峻问题,唯有拿下苏联,因为苏联当时也是石油大国,有很多油田和丰富的石油储备。
1941年4月22日, 星期天, 凌晨3时, 法西斯德国出动约200架飞机, 突然袭击苏联西部4个机场以及其他军事基地、交通枢纽和重要城市, 并以数千门大炮猛烈轰炸苏联西部边境地域。德军以装甲和摩托化部队为先导, 由空降到苏军防御纵深内的空降部队配合, 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一线约150公里宽的正面, 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。苏德战争全面爆发。
1940年~1945年全球石油产量。
二战后期,德国窘况。
在二战后期,由于德国多线作战,同时在斯大林格勒,德军和苏军陷入了持久战,德国石油储备迅速枯竭,以至于在和苏联的交战中,苏联军队经常在战场捡到德军成色非常新的坦克,拉回兵工厂稍微修理之后,又开出来奔赴战场,将炮口对准德军开炮。并且根据相关资料记录,德军在后期,甚至依靠马匹来拉着坦克前进,可见当时德军石油匮乏的困境有多么严重。
1944年5月,英美开始重点轰炸合成燃料工厂,并从意大利南部起飞轰炸普罗耶什蒂油田,8月,苏军占领普罗耶什蒂,才使德国的石油命脉再次收紧。9月,合成燃料月产量下降92.2%,跌至仅1.7万吨,德国空军的18万吨燃料需求只能满足3万吨,已无法正常出动。
所以后来希特勒就说了:如果我无法得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,我就不得不结束这场战争。
后来根据德国的机密文件记载,法西斯德国的石油储备仅够9天正常用量,也就是说,后期德军的石油储备,以无力撑起这规模庞大的世界战争了。
谢谢大家。
欢迎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。
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。 |